查看原文
其他

出伏啦,这些事情重视起来,百病全消散、秋天保安康!

2017-08-20 老年之声

终于可以和三伏天说再见了!


2017年的三伏天,开始于7月12日,结束于今天8月20日。明天就出伏了,当然,身体也得跟上季节的变化!


出伏以后,全家一定要这么做,帮助养身体、百病全消散、秋天保安康!



出伏后,要“四防”


一防感冒   勤增减衣物

闷热天气渐行渐远,昼夜温差逐渐增大,好朋友们要多调整、增减衣物,预防感冒、颈椎病、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发作。因为这些疾病很大程度上与贪凉有关。要记得通风开窗,注意保暖,不可贪凉。


夜晚入睡时,一定要盖上被子、毛巾被之类的被褥抵御夜凉侵袭。也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切忌暴饮暴食。


二防肺燥   饮食润一点

“出伏”之后,开始真正向秋季过渡,气侯逐渐干燥,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,而中医认为“肺气太盛可乘克肝木,故多酸以强肝木”。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避免燥邪伤害。


可多吃些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蜂蜜、黄鱼、干贝、海带、海蚕、芹菜、菠菜、糯米、芝麻、豆类及奶类。适宜的食谱有芝麻菠菜、青椒拌豆腐、百合莲子汤、百合脯等,有补肝益肾、开胸润燥、益气宽中、安神养心的功效。



三防秋乏   晚上睡早点

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,懒洋洋的,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“秋乏”。出伏之后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渐弱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,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,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,特别是老年朋友。


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,“秋乏”更容易出现。专家建议,要减缓“秋乏”,睡眠尤其要充足,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。另外,还要加强锻炼,如早晚跑步、打拳、做操、爬山等。


四防霉菌   通风勤一点

出伏以后,气温逐渐降下来,而且雨水会逐渐增多,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,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。出伏以后要注意勤通风,选个晴朗的日子,把衣物从箱中取出,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


有条件的可以用电熨斗熨一下,以减少衣物上的水分。衣物挂起来要保持一定的间隔,以保证良好的通风。服装店里挂着很多衣服不发霉就是这个道理。



出伏多吃这三种食物


一、多吃碱性食物

出伏容易秋乏,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,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,有助于消除疲劳。


01

西红柿


西红柿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平肝之功效,生熟食用均可。番茄含的“番茄素”,有抑制细菌的作用;含的苹果酸、柠檬酸和糖类,有助消化的功能。


02

茄 子


茄子能散血止痛,有收敛、止血、利尿、解毒的作用。茄子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以及钙、磷、铁等多种营养成分,特别是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。


03

土  豆


土豆富含钙、磷、钾等矿物质。尤其是钾元素含量丰富。钾离子有助于预防高血压,吃后可刺激肠道蠕动。它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够使粪便变得柔软,因此食用土豆可以起到缓解便秘的功效。


二、多食用酸味食物

多食用酸味食物,不但能够补益肝气收敛肺气,而且多半还能起到生津止渴、健脾消食、增进食欲等作用!


01

葡  萄


葡萄酸甜可口,有补肝肾、益气血、生津、利小便的功效。鲜葡萄又可制成葡萄汁、葡萄干和葡萄酒。


02

柚 子


柚子清香酸甜,有的略带苦味,具有理气化痰、润肺清肠、补血健脾等功效,针对食少、口淡、消化不良等症。注意,太苦的柚子不宜食用。


03

柠 檬


柠檬味道酸甜,具有化痰止咳、生津、健脾之效,可解口干烦躁、消化不良。相关食品有柠檬茶和柠檬果汁等。



三、多摄入滋阴润燥食物

秋季“燥”字当先,所以秋季养生一定要注意养阴防燥。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消除秋燥。


01

蜂 蜜


秋天最大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,而蜂蜜能润燥,所以很适合秋天服用。秋季喝蜂蜜的时间推荐选择早上,因为早上喝蜂蜜,可以快速补充体能,让一天有充足的精神。


02

银 耳


银耳是一种有滋阴补益作用的食品,含有多种氨基酸、维生素,具有补胃、润肺、提神、益气、健脑等功效。银耳被誉为“长生不老药”“延年益寿品”,具有滋润而不腻滞的特点。


03

鸭  肉


鸭肉性凉,有滋阴养肺、止咳化痰的作用。其蛋白质含量也比猪肉、牛羊肉高20%左右,经常食用可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


鸭肉脂肪含量较低,其中的不饱和脂肪易被人体消化,可以降低胆固醇,保护心脏。


出伏养生滋补八个误区


1

不能无病乱补

无病乱补,既增加开支,又害自身。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,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,血中胆固醇增多,易诱发心血管疾病。


2

不能虚实不分

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,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。虚症又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之分,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,否则适得其反,会伤害身体。


3

不能多多益善

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。认为“多吃补药,有病治病,无病强身”是不科学的。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,可引起腹胀,不思饮食;过服维生素C,可致恶心、呕吐和腹泻。


4

不能凡补必肉

动物性食物是补品中的良剂,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,若久服多服,对老年人来说,常常不堪重负。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“副产品”,如过多的脂类、糖类等物质,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、癌症等老年常见病、多发病的病因。



5

不能以药代食

药补不如食补,重药物、轻食物是不科学的。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。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;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,顺气宽胸,化痰止咳;多吃山药能补脾胃。


6

不能重“进”轻“出”

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“负营养”的保健新观念,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,减少“肠毒”的滞留与吸收,提倡在进补的同时,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。


7

不能恒“补”不变

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,专服某一种补品,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“偏食”“嗜食”,这对健康是不利的。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,亦有一定的副作用,久服、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。


8

不能越贵越补

“物以稀为贵”,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、鱼翅之类,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,而十分平常的甘薯、洋葱之类的食品,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。


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,尤其是老年群体,更应以实用为滋补原则。




为您 推荐


文章来源:“养身参考”整理发布

图片源自互联网综合

编辑: 阮欣悦(实习) // 责编:白晨 // 监制:曹畅


版权声明:本文已注明来源,版权属原作者所有。若涉及版权,敬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